近年來,許昌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銳意創新、克難攻堅、大膽實踐,探索開展“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循環利用”的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新路子,取得顯著成績,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5%,不僅有效解決了建筑垃圾無處堆放、污染環境等難題,而且實現了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對促進許昌循環經濟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7月5日,省廳授予許昌市“河南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市”榮譽稱號。
政府主導是前提。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為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市政府建立了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聯席會制度,定期組織魏都區、許昌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交通、公路、水務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有力地促進了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開展。二是成立專門管理機構。2014年成立了許昌市建筑垃圾管理辦公室,為確保執法正常開展,在經費使用和執法裝備配備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更新了巡查車輛,配備了執法攝錄儀、對講機等設備。同時,合理劃分了管理區域,實行分區管理和網格化管理,為進一步做好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三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一方面,積極協助企業爭取上級資金,另一方面,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政策配套是基礎。一是堅持規劃引領作用。2015年該市結合工作實際,編制了《許昌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專項規劃》,目前已經市規委會批準實施;許昌市政府持續加大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扶持,規劃了靜脈產業園,今后將成為我省第一家建成投用的以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為主的靜脈產業園。二是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先后出臺了《許昌市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管理辦法》、《許昌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實施細則》,細化了部門管理責任和監管責任,進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據。三是嚴格處置費征收使用。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辦公室建立了建筑垃圾處置費監管賬戶,規范了征收程序,嚴格了處置費征收監管;2016年初制定了《許昌市建筑垃圾處置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規范了處置費征收使用,實現了持續良性發展。
綜合監管是根本。一是注重宣傳引導。積極宣傳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建筑垃圾處置費征收額度及用途等,普及建筑垃圾減量排放和資源化利用的理念。二是突出源頭治理。實行核準制度,對建筑垃圾的產生量、運輸量進行事前核準,對運輸的線路進行明確規定;實行“四統一”管理,即統一審批、統一收費、統一清運、統一利用。;實行24小時巡查值班制度,加大巡查頻次,對重點區域實行嚴格監控;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責任人分包工地制度,設立施工工地建筑垃圾管理責任牌,對渣土車運輸進行嚴格監管。三是強化部門聯動。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四區一縣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道路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建立執法聯動機制,加大巡查處罰力度,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拋撒、車輛帶泥上路污染路面現象的發生。四是加強運輸管理。督促特許經營企業對運輸車輛安裝北斗定位系統、視頻探頭等監控設備,對建筑垃圾收集、運輸等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督促特許經營企業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引進專業運輸車輛,購置先進運輸設備和升級改造陳舊運輸設備。
科技創新是支撐。一是注重科技創新。金科公司在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主動與北京建筑大學、湖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現已研發出多項成果,其中總結的分類收集“四步回收”工藝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二是注重設備升級。近年來,金科公司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注重對先進設備、核心處置技術的引進,同時對引進的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三是注重產品研發。近幾年來,金科公司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累計投資2億多元,建成了建筑垃圾破碎、篩分生產線、再生混凝土生產線、再生預拌砂漿生產線、再生墻材生產線。
資源化利用是目的。一是出臺配套措施。市政府制定了《關于做好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作責任的通知》,加大對綜合利用建筑垃圾項目的扶持力度,使該市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得到良性循環發展。二是加強專項督查。對全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由市監察局牽頭,市環保、住房和城鄉建設、城管等部門參加,對建筑垃圾再生產品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未按照規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進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