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區環衛局——加大道路機械化洗掃力度。每天11臺洗掃車、8臺保潔車分別對轄區37條三級以上道路進行日常作業外,增加車站、景區、繁華商貿區及窗口地區灑水頻次和噴霧降塵力度,嚴格落實 “雙十”標準,充分利用保潔車機掃作業以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加班加點對工地周邊拋撒嚴重的金谷園路、唐宮路、解放路、洛陽橋、定鼎路、建福路等路段進行循環、不間斷的沖洗,確保路面見本色。同時,環衛工人普掃期間壓低掃把、順風清掃,保潔期間不用大掃把,有效避免二次揚塵污染。重點加強商業區、窗口、景點周邊的清掃保潔,做到游客、商戶經營活動不結束,保潔工作不停止,并增加保潔人員、保潔頻次和沿街垃圾收集次數,最大限度減少垃圾落地時間。
洛龍區市容環衛局——灑水車全天不間斷作業,人歇車不停、司機換班作業,灑水170余噸。合理調配13臺洗掃車作業時段,凌晨4點提前兩個小時開始上路作業,不間斷進行道路路面洗掃,用水600余噸,確保道路干凈整潔。
老城區環衛局——堅持濕法作業,實行“沖、洗、掃”“三位一體”的作業模式,加密了對轄區主要道路灑水抑塵的頻次,主要道路每天不少于4次灑水降塵;加大主次干道夜間沖洗頻次,對工地周邊、散流體運輸沿線道路的加大機掃頻次,對污染的道路及時進行清理。每天對轄區28條清掃路段進行隨機抽查,要求一平方米內浮塵量不超過10克,地表垃圾存留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澗西區環衛局——制定日常檢查制度、建立了分管領導日日檢查,日日講評的工作制度和長效機制,實行責任到人,工效掛鉤,及時督導、不定時每日對轄區道路進行進日常督促檢查。建立檢查記錄臺賬,加強對早、晚班、換班期間勞動紀律的督查和巡查力度并作出記錄,重點查保潔人員在崗和履職情況。通過每期工作簡報對表現優秀的職工進行表揚和獎勵,對違反勞動紀律的責任人進行批評和相應的經濟處罰。以數字化督辦件暴露垃圾、保潔不及時等類型做為近期工作重點,要求各個管理站全面清理。做到有效降低數字化督辦件承辦率。
吉利區環衛局——配合交警、城管等相關部門加大對渣土車輛的糾察和治理,要求所有進區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全覆蓋,不能有拋灑滴漏現象。通過設置散流體流動檢查站,對未采取密閉和覆蓋的車輛進行查處。本周共查處散流體車輛16輛。
瀍河區環衛局——局大、中、小型洗掃車和灑水車全部上路。每天進行4次以上的噴霧、灑水,利用晚上車少的時機實施循環洗掃立體作業。為了加大作業頻次,增加機掃車司機3名,夜晚作業的車輛白天繼續工作,做到人歇車不歇。對污染較為嚴重柳林北街等道路,采取“一清、二鏟、三掃、四沖洗、五洗掃”的方法,集中人員、車輛開展人機配合作業,及早恢復路面本色。本周共出動350人次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