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工程進展情況匯報
自被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領導小組確定為第一批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縣后,西平縣按照《省百城提質實施意見》要求,建立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政府相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落實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夯實責任主體,制定獎懲措施,扎實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
一、貫徹落實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動員會會議精神情況
2016年12月28日全省百城提質工程會議后,西平縣積極行動,迅速落實,12月29日上午,召開了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學習傳達陳潤兒省長和趙建才副省長講話精神,并對西平百城提質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12月30日上午,召開縣政府常務會,全文傳達《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意見》,并對西平百城提質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置。及時成立了高規格的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領導小組和西平縣豫資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制定了西平縣百城提質實施意見,以保證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高質高效完成。共篩選了99個項目,總投資196億元,已全部錄入省住建廳百城建設項目儲備庫。使縣城達到市容環境干凈整潔,沿街建筑規整有致,街道景觀明顯改觀;基礎設施功能完善、配置合理,運行監管措施到位,有效保障公共安全;道路系統運行順暢,路網結構疏密合理,交通環境明顯改善;專項治理成效顯著,違法建設防控有力;城市空間布局得到優化;游園綠地布局合理,城區河道水清岸綠,生態城市特征更加明顯;整體實現路暢、街凈、河清、城綠、居美的目標。
二、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編制情況
投資2500萬元, 繼續完善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圍繞百城提質工程的相關內容和要求,對已編制的規劃和正在編制的規劃進行梳理。在完善總規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新城區控制性規劃的編制和城市設計,并完成了11項城市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為項目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三、項目謀劃、項目庫建立和近期項目建設設計計劃編制情況
科學謀劃項目,召集有關部門對今年以及今后3年城市建設項目進行謀劃和論證,初步謀劃99個項目,項目總投資196億元,計劃分6大類,其中道路和橋梁建設投資36億元,“四河四湖”水系治理工程投資30億元,“兩場兩館”建設投資15億元,10個公園的綠化建設20億元,7個棚戶區的改造項目30億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含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集中供熱、鄉鎮燃氣、環衛基礎設施項目、地下管廊以及學校、醫院、養老等社會服務項目65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50億元。
四、在建項目情況
投資8億元,對城區跨河、跨京廣鐵路等10座橋梁進行新修、升級改造,目前5座正在實施;四是投資6億元,實施人民廣場、體育館、文化館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目前人民廣場項目已開工,其他項目正在做開工前準備工作;五是是投資18億元,對縣城區107國道城區段、西漯快速通道等28條道路進行新修、改擴建,目前15條新修道路正在建設;投資7500萬元,對城區內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整治,已完成106條,使背街小巷成為了民心小巷、幸福小巷。
五、投融資公司基本情況
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了西平縣豫資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積極利用此平臺與國開行、浦發行、郵儲行進行對接洽談,近期郵儲銀行計劃融資10億元;并謀劃籌劃PPP項目2個,目前實施1個;同時與中原證券對接發行債券;鼓勵各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專項扶持資金,以保證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高質高效完成。
六、老城區基本情況
加強供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等服務設施,增強縣城的承載力、吸納力和服務力,為居民創造了方便的生活環境。一是加快路網建設。實施“硬化工程”,投資20億元,推進新城區柏苑大道、鳳鳴路等7條道路建設,加快產業集聚區金鳳大道東段、南環路、工業大道等6條道路建設,實施東環路、西漯快速通道等道路工程,改造提升解放路北段、經貿路東段等老城區道路,其中北大街、107國道城區段、西平大道中段等道路已經通車,形成了城周環形圍繞、城內互聯互通、城外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
七、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全縣18處在建施工現場維修、翻新圍擋3400余米,新增施工道路、場地硬化4800余平方米,新增沖洗自動設備11臺,覆蓋裸露現場83000余平方米,懸掛宣傳標語200余條,新增安裝攝像頭工地15個,2個工地安裝了霧化降塵裝置,建立了施工垃圾日清理制度,每天按時對路面進行灑水除塵。目前,西平縣的建筑施工揚塵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環境質量有了顯著改善。
下一步,西平縣將繼續加大對城市揚塵污染控制工作的督查力度,繼續組織全縣施工企業開展揚塵治理整治活動,繼續加強對施工企業的環保培訓,提高企業的自律意識,以此來提高文明施工和環保施工水平,帶動全縣所有施工工地落實縣政府確定的治理大氣、控制揚塵污染的各階段目標,開創全縣建筑領域文明施工、環保施工的新局面。
八、棚戶區改造工作情況
西平縣2016年共實施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分別為:西班牙印象棚戶區、西平縣未來新城棚戶區和西平縣平順路、文成大道棚戶區,共計建設安置住房2764套,貨幣化安置1936套。目前,現已全部開工建設。計劃投資48億元,實施城區柏苑街道李道黃片區、西關片區、黃莊城市綜合體、湯買趙片區等7個棚戶區項目。通過改造,昔日低矮破舊、陰暗潮濕的棚戶區已變為高樓林立、環境優美的現代居住小區。舊城改造項目的快速實施已成為提升西平縣城市品位,展現西平新形象的重要載體。
九、意見和建議 (略)
十、下步打算:
(一)積極編制各項規劃。西平城鄉總體規劃、產業集聚區規劃、特色商業區規劃均已編制完成,其中產業集聚區規劃、特色商業區規劃已評審通過,城鄉總體規劃2015年經市規劃局組織專家進行了初步評審,目前11項市政基礎設施的專項規劃已經完成,5項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城市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規劃正在編制,對以上規劃我們將加快編制和評審工作,為百城提質項目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二)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爭取城鎮污水管網、環境治理等上級專項資金支持;整合城市資源資產,完善有償轉讓制度,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特許經營等模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爭取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推進城市建設和運行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轉化,制定科學的價費機制和作業定額標準,激發社會企業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服務的積極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落實土地保障政策。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總體利用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在用地指標上統籌分配;將倉儲物流、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全部納入網上交易平臺交易,實行統一監管,實現效益最大化。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空閑土地資源和沉淀資金,帶動財政資金回籠、財稅收入增加、用地成本降低和經濟持續增長。
(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對計劃新開工項目,要加快項目立項、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組織開展重點建設項目聯審聯批,減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探索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確保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對在建項目要倒排建設工期,科學組織施工,優化工程設計,采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項目建設。要加強建設質量監管,保證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安全。
(五)建立信息上報制度。各責任單位要建立項目庫,完善項目建設信息,編制項目建設總進度計劃和年度建設計劃,按照要求每月25日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目標任務進展情況;辦公室匯總后于每月底前上報領導小組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六)強化監督考核。成立了督導組,建立督查、考核、排序、通報的工作機制,將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納入政府年度目標進行管理。